9月2日清晨,经开区荣科锦苑小区门口,市民李女士轻点手机,一辆新能源公交车如约而至。从“人追车”到“车等人”,这样的智慧出行场景,正成为邯郸东部经开区市民的生活日常。
日前,由邯郸公交集团倾力打造的创新公交项目——“邯郸云巴”(试运行)正式启动。这一被称为“响应式动态公交”的创新服务,彻底打破了传统公交的固定模式。它依托数据驱动和智能调度,不仅重新定义了城市出行方式,更以安全、便捷、高效的服务体验,悄然融入城市的脉搏,为38.28平方公里的运营区域注入智慧出行的新活力。
早晨8点,荣科锦苑小区门口,李女士像往常一样打开“邯郸云巴”小程序。点选目的地“邯郸科技中心”后,系统立即显示预计3分钟接驳,试运行期间票价仅需1分钱。确认订单后,实时地图显示一辆小型新能源公交车正从500米外驶来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这是一辆鲜绿色流线型新能源公交车,“邯郸云巴”的标识清新醒目,配以活泼的卡通图案,整体造型现代而富有亲和力。车厢内,11个黑黄绿配色的座椅舒适整洁,顶部的扶手和吊环为站立乘客提供便利,整体环境明亮洁净。
“以前赶公交要提前10分钟出门,现在手机点一点,车比我还准点。”李女士笑着登上“邯郸云巴”时告诉记者。这辆载着4名乘客的公交车,正沿着系统规划的最优路线行驶——而这样的场景,已成为邯郸市民日常出行的新常态。
“‘邯郸云巴’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‘贴心’服务。”在邯郸科创产业园工作的张女士感慨地说。过去,她每天从家到公司需要换乘两趟传统公交车,通勤时间将近一个小时。如今,直达公司门口全程只需半个小时,整整节省了一半时间。“有时候因为临时有事耽搁几分钟,司机师傅都会耐心多等待一会儿,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追着公交车跑了。”这种变化让她感受到出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。
河北工程大学学生赵明分享了他的“邯郸云巴”初体验。前两天,他从老家武安来到邯郸东站,带着行李正在发愁如何到学校时,同学推荐他尝试“邯郸云巴”服务。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小程序下单,没想到很快就有专车直达东站接他,一路顺畅地到达了学校门口。“第一次使用就这么方便,现在我也给室友推荐。”赵明笑着说,“今天我来东站接外地同学,也要带同学体验一下咱们邯郸的这项便民服务。”
从固定线路的传统公交,到智慧动态调度的新型出行模式,“邯郸云巴”正以响应式动态公交的创新形态,为市民出行带来新选择。自启动运营以来,该服务日均订单量达200余单,累计服务人次已超2万。
目前,“邯郸云巴”的试运营范围覆盖东部经开区38.28平方公里,沿途设有162个站点,实现了“区内出行,一网覆盖”。其运营区域北起联城路,东至智芯街(开发经七街)、毛遂大街及G107国道,南抵丛台东路、太行路(原娲皇路)与支漳河路,西达京广高铁线,高效串联起区域内的科创园、人才大厦、居民社区、商业综合体、医院、学校及高铁站等重要场所。
如何实现精准调度,记者在邯郸公交五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找到答案。
走进该中心,大屏幕上,当前正在服务的10辆云巴车辆位置、运行状态和载客情况一目了然。
“通过这套系统,我们能实时掌握运营核心指标。”调度长杨涛指着屏幕介绍,“包括当日总呼单量、多人订单量、成行率、用户取消率等,还可以查看近七日出行人次趋势、单日时段呼单分布、司机完成订单情况及平均行驶时间。”
大数据分析深度赋能运营决策。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乘客出行数据,不断优化服务策略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邯郸云巴”近期进一步调整了运力配置:周一和周五早晚高峰各增加一辆运营车辆,周末全天增投一车,以更好地匹配市民出行需求。“我们还在根据反馈持续增加虚拟站点,通过算法动态设置临时停靠点,覆盖传统公交盲区。这样一来,调度效率显著提高,乘客候车时间大幅缩短。”杨涛补充道,这套智能调度系统的高效运转,最终目标正是为了让服务能够“随需而至”,精准破解市民的出行难题。
“邯郸云巴”每日清晨6时40分准时启程,直至晚8时结束运营。
运行半个月以来,车长房志龙感受颇多。“东区居民区分散,但商场、学校、工厂一个不少。以前公交兜圈空跑,老百姓等车难;现在云巴‘追着人走’,站点灵活、到点准时,大家出行是真方便!”房志龙说。
这份“方便”,63岁的市民王凤清感受同样深刻。家住公元九里小区的她,平时主要负责照看孙子。每天下午,她都会带着小孙子前往万象汇游玩。这时,她的儿子总会提前通过手机为母亲预约“邯郸云巴”。不过几分钟,一辆鲜绿色的新能源公交车便会准时停靠在小区门口。王凤清只需向车长报上手机号即可上车,她时常欣慰地说:“我们老年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,孩子们远程帮忙叫车,我下楼就能坐上车,实在太方便了!”
王凤清的体验,正是“邯郸云巴”破解区域出行难题的生动缩影。邯郸东部经开区人口密度不高,居民出行需求呈现“点对点、碎片化”特征,传统公交固定线路、定点停靠的模式,长期面临“车空跑、人难等”的困境,难以满足灵活高效的出行需求。而“邯郸云巴”依托动态拼车技术与智能算法,能实时聚合分散的出行需求,灵活规划最优路线,实现“随叫随到”,不仅显著降低车辆空驶率,更精准填补了低密度区域的公交服务盲区。
这一转变,既让市民出行更便捷,也通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,为公共交通运营找到公益与效益的平衡点。可以说,“邯郸云巴”的出现,不只是交通工具的升级,更是城市生活形态的重塑——它让技术褪去冰冷外壳,以更有温度的服务,让“为民所用”的出行便利,真正融入市民日常。